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县区新闻 > 连平县

连平县忠信镇中心小学:

弘扬忠信花灯特色文化 培育忠诚信义时代新人

2021-07-01 11:00:40 来源:河源日报


■花灯制作小组的同学们在赖红梅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简易花灯

■忠信镇中心小学的运动小健儿在连平县第14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上取得小学组女子4×100米接力比赛第一名。

■忠信镇小教总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

■忠信镇中心小学校园全景

核心提示


连平县忠信镇中心小学是一所文化特色学校,以“忠信花灯”为载体,秉承着“培养忠诚信义时代新人,弘扬忠信花灯特色文化”的办学理念,着力打造“忠诚信义”的师生队伍,传承发扬“忠信花灯”的非遗特色文化。


该校创办于1949年9月,原名毅民小学,该校校本部占地面积3.2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12290平方米,有51个教学班、学生2682人,教师137人。全校(含面上学校)学生6222人,在编教职员工272人。


为了改善办学条件,2018年,该校争取上级专项资金3595万元用于提升全镇各小学的办学硬件,对面上学校的陈旧教学楼进行重修改建,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。


依托本土,打造独具特色校园文化


忠信镇是一个历史悠久、充满人文气息的古镇。当地百姓忠诚守信,聪明勤劳,将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,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才。忠信花灯则是本土文化最大的亮点。它是一种集民间竹艺、编织、绘画、剪纸、书法、对联、诗词于一体的造型艺术,手工制作而成,设计独特,造型美观精致。2006年5月,忠信花灯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
作为忠信镇基础教育重地,忠信镇中心小学以“传承本土文明,弘扬花灯文化”为己任,充分挖掘忠信本土文化,树立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,巧妙地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,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。


秉着“弘扬忠信花灯特色文化、培养忠诚信义时代新人”的宗旨办学,该校将忠信花灯文化融入到学校的一训三风中。“忠诚信义 和谐发展”的校训,要求每名师生既要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,讲诚信、守信义,注重日常行为的养成,又要在工作、学习中互相帮助、和谐相处,让校园内的每个生命个体都能得到全面发展。


“外圆内方 朴实无华”的校风是师生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;“爱生乐教 精益求精”的教风是对教师职业素养和师德爱心提出的具体要求;“乐学巧思 知行合一”的学风,则是从学业和品行两方面敦促着学子们健康成长。


因材施教,花灯文化熏陶师生心灵


走进忠信镇中心小学,一条精致的“忠信花灯文化长廊”映入眼帘,成为校园最亮丽的风景。据了解,为了将忠信花灯文化融入校园,2018年,忠信镇中心小学修建了这条长达100多米的花灯文化长廊,大红的长廊和精巧的花灯充满喜庆气氛,寓意着学校美好的前景。长廊里,不仅有花灯文化相关的知识与图片,还有学校的办学历史、教学成果等。孩子们从长廊经过,时刻感受到传统文化和科学知识的熏陶。


在传承花灯文化方面,该校积极响应上级宣传文化部门的号召,组织开展了“花灯文化进校园”“非遗进校园”等活动,多次邀请花灯传承人赖海明、忠信文化站站长林秀巧为孩子讲授生动的花灯文化课。


2018年,来自深圳的支教老师陈带体和本校教师赖红梅,经过6个月努力,合力编撰了校本教材《忠信花灯》。这本教材的编写和应用,为该校打造花灯文化特色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
为更好地传承花灯制作工艺,该校还组建了花灯制作小组。由于手工花灯的制作流程比较繁杂,制作时间较长,为了提高学生的制作热情,赖红梅想出了一种用红包袋制作简易花灯的方法。赖老师告诉记者,简易忠信花灯的制作,加深了学生对忠信花灯文化的了解,提高了他们制作花灯的兴趣,这对非遗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

在陈带体和赖红梅的精心指导下,一件件漂亮且颇具创意的小花灯作品经学生们的巧手顺利完成。四(2)班的邓斯同学对手工制作很感兴趣,四年级上学期参加了花灯制作小组,在老师的指导下,已经可以独立制作花灯了。


素质教育,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


为进一步弘扬忠信的人文传统,传承发扬乡土文化艺术,该校近几年来大力推行素质教育,开展了忠信花灯文化及制作技艺这一传承项目。除了花灯制作兴趣小组,该校还成立了舞蹈小组、合唱组、绘画组、剪纸组,并将这些艺术课程融入课堂。


四(1)班曾雯雯同学是个多才多艺的小女孩,已拿到钢琴六级证书的她,正在学习国画,同时她也是花灯制作小组成员。她将忠信镇中心小学视为自己文艺兴趣的启蒙之地,“很感谢学校的培养,它给了我们很多很好的展示平台与机会,让我们快乐地成长。”


为改变之前因场地受限导致无法正常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情况,近年来该校多方筹措资金,逐步改善了各分校的运动场地条件,同时培养能胜任体育教学的师资力量,确保了体育课程的正常开展,保证了学生的运动时间。


据了解,该校开设了篮球、乒乓球、足球课程,组建了相应项目的校队。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该校于2016年、2019年参加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,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。去年该校还获评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”。


党员示范,引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


忠信镇小教总支部目前有党员76人,下设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。近年来,该校党组织进一步推进学校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,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展现。


“党支部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学校中最基层的贯彻者和实施者,是党和教师、学生群体的一个结合部,同时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承担者。”校本部常务副校长曾立平认为,加强党支部的自身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。据了解,除了正常开展“三会一课”,该校还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,组织党员教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,通过印发党史学习资料、采取集中学习、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进行。党员教师们每天通过“学习强国”平台和“共产党员网”,了解最新新闻报道,学习党史知识。


在扎实的党建工作下,该校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示范岗的作用。据悉,该校的优秀党员教师在业务上进行“传帮带”,通过上公开示范课、开设教学技能专题讲座,对年轻教师进行教学业务指导,从而使调入该校的新教师能尽快适应学校,在业务上快速成长,最终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。


未来可期,拟打造忠信片区先进学校


近年来,在忠信镇中心小学师生们的努力下,在花灯文化的“加持”下,各类荣誉接踵而至。“河源市规范化学校”“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”“广东省青少年足球推广学校”“广东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”“广东省优秀文化传承学校”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”……校长罗晃东认为,这些荣誉的获得,是学校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的信念下,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结果。


罗晃东表示,接下来将通过改善办学条件、规范内部管理、优化师资队伍、深化课程改革、加强文化建设,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力争把忠信镇中心小学办成“校园环境优美、文化氛围深厚、教师素质优秀、教学质量优良、学生习惯良好、学生品德高尚”的忠信片区先进学校。


为了实现学校发展目标,学校确定了“抓住重点、稳步改革、小步快走、逐步到位”的工作思路,拟从校园建设、德育教育、质量提升、优化师资、美化环境等方面去落实和推进。


“教育是事业,意义在于献身;教育是科学,价值在于求真;教育是艺术,生命在于创新。”曾立平表示,该校将继续以花灯文化为校园特色文化,以艺术类课程开设为主旋律,建设花园式学校,体现人文气息,打造育人乐园。


校长专访


罗晃东:


大力发展艺体教育 努力提升教学质量


罗晃东认为,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夯实基础,重视思想品德教育,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。


罗晃东说,在德育工作方面,要以忠信花灯作为载体,将花灯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管理中,结合忠信花灯文化传达客家人“忠诚、信义”的理念。同时,要充分融合社区、家庭、学校三者的德育资源,加强养成教育、品质教育、感恩教育。


在智育上,罗晃东认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,所以要注重激发学生对老师、对学校、对学科的认同和理解。同时,他强调,要以学生发展为本,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,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和环境,让孩子们建立自信,促进个性化发展。他认为艺体教育与学习成绩不仅没有冲突,反而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,大力发展艺体教育与提升教学质量是相辅相成的。


在劳动教育方面,他认为,劳动教育是作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一种手段,让学生在参与简单的劳动过程中,懂得每一份收获都要相应的付出,学会责任与担当。


■统筹:曾飞文


■文/图:本报记者 邹茹玉 周天意


    上一篇:银梅文化薪火相传 铭记历史砥砺前行
    下一篇:没有了
    数字报
    Top